欢迎访问 法律新闻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制舆情 > 正文

“紧事警办”,如我在诉

发布日期:2025-10-31    来源: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网   作者:佚名   

  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推出“紧事警办”便民服务举措,将“如我在诉”理念转化为行动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以快速响应、高效处置的司法警务服务,破解践行“如我在诉”中的现实阻碍,让司法为民的情怀体现在每一次紧急需求的回应里。

  

  人民群众在司法活动中的“紧事”,往往是关乎权益保障、效率需求的关键问题:老、幼、孕、障当事人需快速进入诉讼场所、矛盾纠纷未得到妥善化解情绪不定、突发疾病的群众急需医疗救护……这些“紧事”若处理不及时,不仅会影响群众诉讼体验,更会让“如我在诉”沦为口号。支队的“紧事警办”便民服务举措,正是精准抓住这一核心,将“群众着急的事,就是警队要优先办的事”作为准则,把“如我在诉”中“换位思考”的共情,转化为“马上就办”的行动力,让司法服务更贴合群众的真实需求。

  

  破效率与温度失衡困局,实现急事急办提速度,温情服务暖民心。案件高峰期,一线执勤的司法警察常陷入赶进度就难顾细节的困境。支队以“紧事警办”优化流程:在安检口设置快速通道,合理分流,优化登记、安检流程,对携带大件证据材料、行动不便的群众,由专人引导快速安检,同时提供轮椅协助等服务——既避免群众因等待焦虑,又不让服务温度因效率需求打折扣。例如,在每月院领导信访接待日当天,执勤司法警察凌晨就会打开安检场所大门,请来访群众在安检场所休息。遇有债权人会议等众多当事人来院,司法警察会安排好两组甚至多组安检人员进行登记、安检,在保障安检水平的同时提升安检效率,群众感慨既快又贴心,是“如我在诉”中效率与温度兼顾的生动体现。

  

  解沟通障碍致矛盾难题,做到主动对接消隔阂,快速响应化纠纷。部分群众因对司法程序不了解,遇到紧急情况易慌乱,甚至引发冲突。支队以“紧事警办”建立紧急沟通响应机制:干警发现群众情绪激动或提出紧急诉求时,第一时间上前对接,用通俗语言解释流程、同步协调解决。如2025年“五一”假期,一位安徽老人来到中院门口,因正值假期无人接访,老人正欲躺在值班室门口;值班法警发现后立即将老人搀进值班室休息,并耐心询问老人诉求。因方言不通,干警难以完全理解老人意思,值班法警立即联系办案法官说明情况,同时主动帮助老人联系民政系统,安排住所,还在老人完成诉讼活动后主动将其送到高铁站。这种“主动靠前、快速响应”的沟通,让群众在紧急时刻感受到被理解、被重视,契合“如我在诉”中“共情沟通”的要求。

  

  融安全管控与民生需求,确保灵活处置守底线,司法为民护权益。在安全管控与群众民生需求冲突时,“紧事警办”提供了灵活处置的思路。诉讼场所禁止携带液体进入,每当来访群众有饮用水暂存在安检场所,诉讼服务中心执勤司法警察都会主动为群众倒上一杯水。在执勤岗位台上,总会有那么一盒糖,为来访群众备着。“您有急事我们特别理解,现在就帮您联系法官,请先平复下情绪”“遇到难题别慌,喝杯水、吃颗糖缓一缓,我们马上帮您对接法官,事情总会有解决办法的”……执勤法警察常会这样安抚来访当事人。比起生硬的“警察执法,请立刻保持冷静”,这种既守住安全底线、又体谅群众需求的沟通,更能平复当事人情绪,让司法服务多了份温度,也让“如我在诉”理念中“维护群众权益”的目标落到实处。

  

  “紧事警办”不是简单的快速办理,而是带着温度的处理,其背后是支队干警对“如我在诉”的深刻践行。支队将3处值班场所打造为“便民服务站”,确保24小时快速响应;协助制定《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、群众满意度“双提升”工作方案》,明确各类便民服务事项、处置流程,确保诉讼群众“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”;每周定期收集群众反馈,并在队务会上研讨优化。这些举措,本质上是将“如我在诉”的共情转化为长效机制,让群众着急的事有人管、快速管、管得好成为常态。

  

  正如杨冰支队长所说:“‘紧事警办’就是把群众的急事当成自己的心事,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怎么把事情办快、办好。”这种把群众放在心上的情怀,让“如我在诉”不再是抽象概念,而是干警每天面对群众时的本能反应。为着急开庭的当事人快速指引路线,为突发不适的群众紧急联系医护,为情绪激动难以平复的群众做好疏导……每一次“紧事警办”,都是司法为民情怀的具体表达。

  

  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以“紧事警办”便民服务破题,为司法警察践行“如我在诉”提供了清晰路径:以“急群众之所急”的响应,破解效率与温度的矛盾;以“解群众之所忧”的主动,破除沟通障碍;以“保群众之所需”的灵活,平衡安全与便利。这一举措的实践,不仅让“如我在诉”落地见效,更让司法为民的情怀渗透到履职的每一个细节,为提升司法公信力、增强群众满意度注入了强劲动力,也为司法警察队伍践行“如我在诉”提供了可借鉴的“瓷都经验”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jxgy.jxfy.gov.cn/article/detail/2025/10/id/9027031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法律新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法律新闻网 w.fl-x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9029985号-11

联系电话:010-57028685 监督电话: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

客服QQ:871104617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